为切实加强化学专业学科建设,明晰化学学科发展目标与特色化路径,7月18日,化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弘毅楼413会议室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云圻、唐本忠、谭蔚泓、陈军、李景虹、卜显和、熊仁根、卿凤翎、唐智勇,相关领域专家解孝林、刘俊明、张德清、左景林、黄飞鹤、廖永贵等汇聚一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围绕学科方向凝练、平台建设等重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探学校化学学科高质量发展路径。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勇,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义旺,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序中、王宗德,省科技厅及省教育厅相关负责同志,化学与材料学院、智能制造与未来能源学院负责同志,化学学科高层次人才、省级科研平台负责人参加会议。

王勇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充分肯定我校在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学校要锚定前沿强化内涵、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聚焦服务提升效能。随后,陈义旺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及化学学科的发展概况。化学与材料学院相关负责同志作化学学科发展专题汇报,重点系统介绍了学科在竹基新材料研究领域的特色成果与优势。启动仪式由王宗德主持。


聚焦学科方向研究进展。来自化学与材料学院、智能制造与未来能源学院的5位青年教师,分别围绕“竹源浆及其结构材料”“竹纤维薄膜基光电探测”“竹木质素基能源材料”“竹杂细胞基催化材料”及“竹固废及其生物质转化”等核心研究方向作专题学术报告,展示了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创新探索与成果积累。
与会专家围绕化学学科高质量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专家一致建议,学校应进一步立足赣南特色竹资源优势,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实施和实现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对学校化学学科建设的一次全面检视与总结,更为其未来的高质量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为学校化学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学校将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并重点推进“化学+人工智能”“材料科学+智能制造”等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构筑特色彰显、底蕴深厚、优势显著的化学学科,力争在“双一流”建设征程中实现新的突破。
期间,与会专家还参观了化学与材料学院和智能制造与未来能源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