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教育大会一年间】 以“四个坚持”深入推进 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 作者: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发表时间:2025-10-30

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吹响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一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将教育大会精神转化为“人才强校”战略的具体实践,以“四个坚持”深耕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为学校首次申报即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注入强劲动力,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育人答卷。

坚持精准施策,让引才磁场更强劲。围绕教育大会提出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求,学校锚定国家重大战略、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及自身“申博”“双一流”建设需求,精准绘制引才图谱。聚焦化学、园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优势学科,每年动态优化人才引进计划,让引才更对路、更高效。拓宽引才渠道织密“人才网”,通过专场招聘、学术会议“以会引才”、校内人才“以才引才”广纳海内外贤才;与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开展战略合作,柔性汇聚顶尖智力;出台学校《人才“编制池”管理办法》,建立校企人才“旋转门”机制,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优厚政策筑牢“强磁场”,持续优化薪酬待遇、科研启动经费、办公实验条件等保障,实施学科领军人才“一人一议”政策,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

坚持精心培育,让育才土壤更肥沃。践行教育大会“健全培养体系”理念,学校构建分层分类培育机制,深入实施学校“赣江人才”培育计划,设置“赣江学者”“赣江英才”“赣江之星”三类岗位,2023年以来已有65人入选,为学科发展储备核心力量。同时积极推荐人才申报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助力人才登高望远。青年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未来。学校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校院两级教师发展体系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导师制、教学竞赛、访学研修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师跨越教学、科研、育人“三道关”。强化“平台育人”,加大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投入,组建“数智人文、艺术融合创新”和“智能制造与材料科学”等交叉学科群,为人才创新创造提供坚实支撑,让科研育人实效不断彰显。

坚持深化改革,让用才活力更充沛。落实教育大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部署,学校向二级学院和科研平台下放用人自主权。推进考核评价改革,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施“三年一聘”岗位聘任制,完善能上能下的聘用机制,推动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让“岗位有挑战、聘任有压力、在位有动力”成为常态。打造“高层次人才学术午餐会”等交流平台,支持人才攻坚重大项目,开放包容的学术生态加速形成。

坚持用心用情,让留才温度更暖心。紧扣教育大会“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学校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落实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引导教师筑牢思想根基。校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定期走访慰问人才、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等举措常态化开展,营造“珍惜人才、关爱人才”的浓厚氛围。把人才“关键小事”当“头等大事”,集幼儿园、小学、中学于一体的附属学校系统和人才周转房建设解决后顾之忧,让人才安心安业安居。

教育大会精神指引航向,人才强校之路步履铿锵。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学校将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以更实举措打造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建设教育强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更多赣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