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大会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强调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年来,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以“1335”党建工作品牌为引领,以“四融聚力”为路径,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在家居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艺科融通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持续完善艺术人才融合培养体系,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党建融魂:筑牢思想根基,汇聚发展合力。学院党委将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探索校地支部联建“榫卯模式”,与南康区工业(家具)设计中心党支部共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联合党支部,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人才共育、发展共谋。一年来,学院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思想引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强化政治建设与价值引领,新发展博士教师党员1名,优化党员结构;加强党外人士联谊,凝聚发展共识;举办离退休老同志“夕阳红团聚”等活动,增强思政工作温度与实效;策划以“美”育“廉”红色题材美术作品展,融合红色文化与廉洁教育,弘扬清风正气,筑牢师生思想根基。学院还成立“青春先锋”学生党员工作站,设立六大先锋岗,构建系统化学生党员教育实践平台,推动大会精神融入青年成长全过程。学院分工会获评江西省教育系统模范职工小家,工业设计中心团队获评省“工人先锋号”;刘君老师创作的油画作品《客家山居图》入选第八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沈持平老师创作的漆画作品《绿水青山是我家之六》入选第七届全国漆画展。
产教融合:深化校地协同,服务产业升级。学院党委紧扣全国教育大会“强化产教融合”要求,大力推进校地合作,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现代家居产业发展,成功获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和江西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2024年,以美术与设计学院为母体的家居现代产业学院正式招生办学,标志着产教融合进入实体化、系统化新阶段。学院牵头组建“赣深设计联盟”、南康区工业设计协会及工业设计行业工会联合会,推动产业链与教育链深度融合,落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部署。学院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联合培养的本科产品设计专业学生李德鑫代表中国参赛队夺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工匠精神。学院选派骨干教师赴南康区驻点挂职,强化校地协同,促进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科教融汇:强化数字赋能,推动艺术创新。学院党委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要求,推动科技与艺术教育融合,以数字化赋能教学创新与创作实践。黄晟青团队作品荣获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大奖,丁粤红、肖名希团队获iF设计大奖产品概念设计奖,实现学校该类赛事在国际顶级赛事零的突破;罗春辉主持的综合绘画创作《苏区振兴·大美赣南》立项2025年江西省文联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工程项目,充分展现学院“研以致用”的学科优势与创新能力。学院积极把握“人工智能+”机遇,组织开展AIGC技能专项培训,围绕课程设计、作品创作等场景开展实操训练,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育人能力,为教学提质与学科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艺科融通:贯通育人全链,培育时代新人。围绕全国教育大会“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部署,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学校以工程范式推进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的要求,探索“工程+美学”育人新路径,形成“课程思政全覆盖育人、校园工作坊实践体验育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育人”三维育人模式,推动艺术与科技融通,以数智赋能创意人才培养。构建“新生雏鹰展—写生(艺术考察)成长展—毕业成果展”三阶递进展演体系,贯通“教学—实践—展示”育人全链条,实现以展促学、以展促教。“以美育人”读书与作品思享荟形成“学生主讲+教师点评+多元互动+美育浸润”艺术生特色读书模式,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融入日常教学,促进阅读文化与视觉美育有机统一。“艺启・青春”青年艺术节暨2025届优秀毕业作品展走进赣州万象城,通过“校内+校外”双展区、“线下+线上”联动展陈,打破展览空间局限,拓展艺术教育社会影响力,成为学院践行“艺科融通、数智赋能”理念的生动写照。
展望未来,美术与设计学院将持续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党建引领下的“四融聚力”发展路径,不断完善高水平艺术人才融合培养体系,在教育强国、教育强省中主动担当,为学校与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