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构建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一年来,外国语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紧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大战略,主动打破传统外语学科边界,以商务英语与翻译专业整合升级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专业重塑、校企共育、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党建引领:导航定向,吹响专业变革“冲锋号”
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牵头、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专业产教融合改革领导小组”,构建了“理论学习—产业调研—方案论证—组织实施”闭环工作机制。通过组织专题学习会、中心组研讨、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党委统筹谋划、党员骨干带头,组建专项调研团队,历时两个月,深入赣州南康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于都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瑞金跨境直播基地等18个重点产业园区,深度访谈企业高管和一线业务员80余人次,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300余份,最终形成了《赣南跨境电商产业人才需求与能力缺口调研报告》。基于调研成果,学院确立“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改革思路,即在坚守外语学科本色的基础上,推动商务英语与翻译专业资源整合,启动跨境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筹建工作,着力构建“语言能力扎实、专业素养突出、产业适配度高”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从传统语言类专业向交叉融合型、应用导向型专业的战略性转型。
专业重塑:破立并举,构建能力导向“新体系”
紧扣全国教育大会关于“推动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素质为先’转变”的要求,学院围绕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系统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全面重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师资结构,打造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学院构建了“三层三阶”模块化课程群。基础层强化语言基本功训练,保留并优化了“高级英语”“跨文化交际”等核心课程,确保语言基本功“不褪色”;专业层聚焦跨境电商全流程技能,新增了“跨境电商平台运营”“数字营销与数据分析”“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跨境支付与风险防控”“TikTok海外短视频营销”等实务课程;特色层立足赣南产业优势,开发了“服装外贸实务”“农产品跨境品牌策划”“家具出口合规与认证”“绿色能源产品国际市场推广”等区域性、行业性特色选修课程,实现“学在赣南、服务赣南”。
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学院打造了“课堂仿真+平台实战+项目驱动”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校内建设了“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引入中语汇智等企业提供的跨境电商模拟实训系统,学生可模拟完成从店铺开设到订单履约的全流程;校外,与12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提供超过200个对口实习岗位,推动实现“学习即实操、实训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培养目标;学院还积极探索“项目制”“案例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力。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院扎实推动“双师双能”教师培育工程。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选派数名党员教师赴企业锻炼、参与真实项目,支持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聘请优秀校友程宝来、叶萍等行业精英为产业导师,真正让“会打仗的人教打仗”,逐步组建一支“懂语言、通业务、知产业”的复合型教学团队,为专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校企共育:汇聚资源,构建协同育人“大平台”
坚持开放办学理念,主动对接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推动校企合作从“松散协作”迈向“深度耦合”,积极回应教育大会“强化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成果转化”的号召。
学院党委负责同志带队走访行业龙头企业,成功与程宝来先生创办的企业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该企业深耕汽车零部件、储能技术、跨境品牌运营等领域,具备全球市场布局和丰富实战经验。双方联合启动“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跨境电商人才联合培养‘百人计划’”,围绕“跨境数字营销”“品牌出海战略”“海外社交媒体运营”等方向开展专项技能培训。采用“企业出题、师生解题、实践验题”的项目式教学模式,首批100名学生已深度参与企业产品出海项目,有效提升了实战能力。此外,企业还捐赠30万元用于支持学院学科建设和智慧教室升级。
学院借力地方政府桥梁纽带作用,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战略。针对于都县服装产业2024年出口额达22.73亿元、亟需大量跨境电商人才的现实需求,学院与当地政府及多家龙头服装外贸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三协同”育人机制:一是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岗位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内容有机融入课程体系;二是协同开展实践教学,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并配备企业导师,实行“双导师制”指导;三是协同推进就业安置,建立“实习—考核—录用”一体化通道,形成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良性循环。
彰显成效:扎根红土,释放服务发展“新效能”
经过一年的改革探索,学院在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责任担当。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商务英语专业获批江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持续优化。学生在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在2025年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江西省一等奖,并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展现出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202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6.8%,创历史新高,其中42.65%选择在江西省内就业,65%投身于外贸、跨境电商及相关服务业,为苏区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外语+”新动能。
服务地方发展成果丰硕。学院师生团队已成为赣南地区重大经贸活动不可或缺的“语言智囊”,在2024江西纺织服装周暨第五届江西(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上,我院40名师生组成的翻译团队,出色地完成了服博会国际直采对接会签约活动及外商参观工厂等一系列活动的翻译工作,赢得了活动主办方、参展商和外籍采购商的高度好评。这种“接地气”的服务,不仅展现了外国语学院师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和靓丽风采,也为学生搭建了宝贵的真实场景实践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外国语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走党建引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拓展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努力培养更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在服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