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环境科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top, IF:14.224)刊发我校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药物筛选研究中心学术论文“Oxyfluorfen exposure can cause acute kidney injury by promoting ROS-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in zebrafish”。我校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2021级环境化学硕士研究生黄丽蓉为第一作者。

该研究以HEK293T细胞(人胚肾细胞)和模式动物斑马鱼为研究对象,评价了除草剂乙氧氟草醚在体内外的肾脏毒性作用。研究发现乙氧氟草醚的暴露可影响HEK293T细胞活性,引起氧化应激和凋亡。此外,乙氧氟草醚暴露会降低斑马鱼胚胎的发育,降低心率,并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还可引起肾小球足细胞和肾小管细胞脂质过氧化造成器质性病变,影响正常肾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紫外线照射下,乙氧氟草醚的毒性作用会大大增强。在生物放大和生物积累的作用下,乙氧氟草醚最终可能危害人类,特别是有潜在健康问题的人。这项研究为了解乙氧氟草醚对水生生物安全性和人类的健康风险提供了新的见解。
近年来,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搭建研究平台,注重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研究生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22016168?via%3D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