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聚焦“数字经济”,举行专题学习会议。党委书记卢超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积极对接全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增强服务地方改革发展能力,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委副书记、校长朱小理,党委副书记胡龙华,党委委员、副校长刘民、吴剑波、吴磊,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校监察专员于保春,党委委员、副校长易龙,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兼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肖笃森,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左群,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黄友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其他成员及相关学院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学习。
会上,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和省委书记易炼红同志在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集中观看了由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院长江小涓教授作的《数字经济将成为经济的半壁江山和主要增长点》专题报告视频。吴磊、易龙、管立新、李晓方和洪平洲等同志围绕学习主题,结合工作实际作了交流发言。
卢超在主持学习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和规律,就发展我国数字经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数字经济、怎样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问题,指引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深刻认识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意义,牢牢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时代机遇,以更高站位、更广维度、更大力度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与学校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深度融合。
卢超强调,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全新的数字化人才,需要高等教育来支撑。作为高校,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促进教育和产业、创新的有效链接,努力为江西、赣州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字化技能提升,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二是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推进新工科、新农科建设,围绕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以建设人工智能研究、大数据特色学科为抓手,凝练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学科方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三是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同时,要加快智慧校园建设,着力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升级改造数字化基础设施,探索数字化条件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大数据治理能力,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以信息技术引领学校办学现代化,打造“宜学、宜居、宜业”的智慧校园,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