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赣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赣师 -> 正文

【江西日报】追风的女孩――访全国田径大奖赛女子百米冠军陈华琳

来源:   作者:发表时间:2016-06-02

 

 

5月13日,2016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的第三站赛事在距江西赣州1300多公里之远的河南郑州举行。来自赣州寻乌的陈华琳,走上了百米“飞人战”的起跑线,并最终以11.91秒的成绩走向冠军的领奖台。一时间,新科“女飞人”成为人们关注并议论的焦点。

5月28日,郑州赛之后马不停蹄又“跑”了几站比赛的陈华琳返回赣州,本报记者抓住时机采访到“飞人”。

一战成名

在赣州市体育中心田径场,记者见到正在训练中的陈华琳。1996年出生的她,2008年被选拔至赣州市体校接受专业训练,师从赣州市体校教练王晖。目前,正就读于赣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郑州的那场比赛,是陈华琳的第一个全国田径大奖赛的冠军,自然印象深刻。5月12日上午,女子百米预赛,她的起跑状态不佳,仅以12.1秒的成绩进入次日的决赛。陈华琳暗暗地告诉自己:“不要过多在意预赛成绩,但决赛中一定要达到11秒9这个预定目标。”

5月13日,决赛当晚,郑州下起了瓢泼大雨,恶劣的天气给陈华琳的夺冠之路设置了障碍。雨中,陈华琳疾速飞奔。11.91秒,陈华琳第一个冲过终点,获得冠军。虽然比原定目标慢了0.01秒,但这也创造了她在全国性赛事中个人最好成绩,尤其是实现了赣州市女子选手在全国田径大奖赛上冠军零的突破。

不过,陈华琳也认识到,由于全国田径大奖赛郑州站的比赛与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赛程有冲突,国内顶尖田径选手并未参赛,这给年轻选手展示实力的机会,她只是较好地把握住了机会。她也认识到,11.91秒离我省著名运动员陶宇佳以11秒48的成绩摘得全运会金牌的成绩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眼识才

2010年,江西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专业训练才2年、年仅14岁的陈华琳,作为赣州市体育代表团的一员第一次站在全省性大赛的舞台上。可以说,她的首秀惊艳――全力拿下分量很重的女子100米短跑冠军,那是赣州团当年省运会上的“首金”。“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大赛,那个金牌也是我个人体育生涯中的首枚金牌。”陈华琳说。

陈华琳的教练,是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教师、赣州市体校田径队总教练王晖。自陈华琳入队以来,他一直是她的田径教练。8年前,12岁的陈华琳在父母的陪同下,从老家寻乌县来到赣州市体校。当时的体校,田径场没有塑胶跑道,训练房漏水,条件简陋得让人望而却步。父母不想让年幼的陈华琳吃苦,当即带着她坐上了回老家的班车。“孩子身形不高,但爆发力很强,是个有天赋的好苗子,我得想办法把她留下来。”说起当年的那一刻,王晖记忆犹新。

为了做通陈华琳父母的思想工作,王晖从他们一上车就开始打电话,等车到了寻乌,挽留的电话还没打完。最终,教练的诚心打动了陈华琳的父母,陈华琳开始了自己的奔跑生涯。8年时间,陈华琳在家休息的时间加起来不到4个月,教练和她待在一起的时间比她爸多得多。虽然师徒之间也会有激烈的争吵,但都是为了训练。“与其说我们是师徒,不如说是亲人。”王晖这样说。

一路奔跑

陈华琳,有着与同龄女孩一样的青春与活力,但更具有同龄人所没有的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入行之初,陈华琳和爸爸打了赌。那时候,她的爸妈不相信她能获得全市冠军。“你说不可能,我就可能给你看!”陈华琳对自己说。她不断地给自己设定目标,市运会、省运会……个人纪录不断刷新,奖项级别也越来越高。

训练是枯燥而艰苦的。陈华琳和队友们煎熬过,冒出放弃的念头,但最终自我心理调节,一步步“熬”过来。“想要一口气吃成大胖子,是不可能的。要达到目标,就要像上楼梯一样,一步一个台阶,把大目标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脚踏实地向前迈进。”开朗的陈华琳很早就明白这些道理。

全国田径大奖赛已成为过去,陈华琳把目光瞄准到2017年天津全运会。“短跑的魅力在于转瞬即逝的美丽,所以我全身心投入,像风一样的奔跑。”陈华琳说。

本报记者郁鑫鹏 通讯员幸菲菲

  链接地址: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6-06/02/content_357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