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教育部建强服务“四新”建设的公共外语课程,促进大学外语与“四新”建设的有机融合,外国语学院从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出发,遵循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统筹规划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大学英语》“特色教材、智慧课堂、无纸测评”数智融合创新育人实践路径,以课程改革的“小切口”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的“大问题”。
编写特色教材,筑牢人才培养之基。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弥补目前《大学英语》教材在思政育人、地域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不足,外国语学院携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积极推进《大学英语》校本特色教材建设,组织团队编写《新探索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和《新探索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该教材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等组织内容,在着力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有机融入了江西书院文化、山水文化、陶瓷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脐橙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引导更多学生全面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乡情,能够使用英文讲懂、讲好中国故事和江西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和江西改革发展的时代强音。
创新智慧课堂,赋能数智融合改革。为了深入推进外语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外语教育教学新形态,实现教学与管理数智化升级,外国语学院根据我校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遵循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探索构建了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新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全面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该模式在保持原有学分、学时不变的基础上,将课程学时改为线下32学时+线上8学时(以非英语专业普通本科班《大学英语I》《大学英语II》《大学英语III》为例),分为课前测评、课中学习、课后巩固与拓展三个阶段进行,主要采用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AI版、Welearn、学习通、iTEST无纸化测试系统等,通过AI助教全程助力、数智人1对1口语陪练、在线交互式课件、AI学情分析、三种教学管理模式(强教管、弱教管和零教管)等方式,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评价深度融合,以数据驱动一体化、个性化教学,实现教学数智化升级,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习体验。
实施无纸测评,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测试与评价是检测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推动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本学期《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外研社iTEST无纸化测试系统,完成了学生课堂随练、班级测试、年级模拟测试和5门外语课程的期末考试(共计15批次,7261人次)。从测试系统管理和使用情况来看,iTEST无纸化测试系统将日常教学、自主学习和测试评估有效结合,通过高质量云题库、个性化题库管理系统以及覆盖测评全流程的在线管理系统,为我校《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提供了多维度、数字化教学评价方案。其主要优势体现在:能够全面考核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有效提升考试的效度与信度;能够提高考试的正面反拨效应,有利于精准反馈,提升教学效果;能够全面实现教考分离,增强了考试的科学性、严肃性、公平性;能够节约大量的纸质资源,绿色环保;能够减轻学校的考务工作,节省人力等。同时,该系统也大大降低了学校组织《大学英语》期末考试的各项成本。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外国语学院紧紧围绕学校“抓整改、强落实、优作风、促发展”工作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努力形成有部署、有推动、有落实、有成效的工作闭环,不断创新“语言+”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外语教育与“四新”建设互促互融,着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