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7月1日,外国语学院“语你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将军县”兴国开展“弘扬红色文化”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由13名师生组成,通过“五个一”系列活动,在行走中感悟革命精神,在实践中淬炼青春本色。
一园铸魂:走进兴国县将军园,感悟开国将军的忠诚信仰
实践团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兴国县将军园。在将军馆内,56位兴国籍开国将军的英雄事迹让队员们肃然起敬。通过200余件珍贵的历史文物、30余幅生动的影像资料,队员们系统了解了从兴国走出的肖华、陈奇涵等开国将领的革命历程。在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自带干粮去办公”的感人故事、“夜打灯笼访贫农”的为民情怀,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将军广场上,队员们面对将军雕像庄严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铿锵的誓言在广场上久久回荡。

一乡寻根:走访长冈乡烈士故事,聆听热血铸就的红色记忆
在长冈乡合富村,实践团专程采访了江善忠烈士的曾孙江华同志。通过口述历史,队员们了解到这位“死到阴间不反水”的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当时江善忠为掩护战友转移,将敌人引至芒槌石顶峰,在弹尽粮绝后纵身跳崖,年仅26岁。在江善忠跳崖处,面对陡峭的山崖,队员们无不为烈士“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壮举动容。

一文明理:研读《长冈调查》,书写新时代青年调研报告
在长冈调查纪念馆,实践团开展了为期一天的专题学习。在当年毛泽东召开座谈会的旧址,队员们仔细研读1933年毛泽东同志在此撰写的《长冈乡调查》原文,深刻领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深刻内涵。结合对长冈乡7个行政村的走访,实践团撰写了8000余字的《新时代弘扬长冈调查精神的实践路径》调研报告,提出了“建立大学生红色实践基地”“开发沉浸式红色研学课程”等多条建议。

一祭铭心:建党节瞻仰烈士陵园,以青春之名致敬英魂
7月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队员们整齐列队,敬献花篮、默哀致敬。纪念馆内23179名烈士的名录墙让队员们驻足良久——这意味着在苏区时期,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兴国儿女为革命献出生命。面对党旗,6名党员队员重温入党誓词,其余团员也自发跟诵。队员们纷纷表示,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我们要用奋斗续写新的篇章。

一院承新:探访潋江书院,在历史与革命的交汇中淬炼初心
始建于1501年的潋江书院,既是江西现存最完整的古书院之一,又是毛泽东同志当年在兴国的重要革命活动场所。书院里,队员们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歌曲,悠扬的歌声回荡在古色古香的院落。随后,队员们走访了附近的毛泽东故居,在一砖一瓦中感受伟人的革命情怀。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在这里交相辉映,让队员们对文化自信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纷纷表示要当好红色传人,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让红色文化焕发新时代光彩。实践团指导老师表示,将继续深化红色实践育人成效,引导青年学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