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赣州市大余县,以“传承红色基因,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从红色教育、技术帮扶、校地合作等多方面助力乡村发展。
红色教育铸信念。在梅岭三章纪念馆,队员们沉浸式了解陈毅元帅与游击队员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被革命先辈坚定的革命信仰所触动,更加坚定了投身新时代伟大实践信念。队员们纷纷表示:“当年红军以野菜充饥、竹叶蔽体仍坚守信仰。新时代的青年当以所学所长建设祖国。”
科技助农解难题。针对农业灌溉的痛点问题,实践队精准发力,在南安镇梅山村杨梅园,他们部署的“三级过滤+抗堵滴头”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有效破解了保水差、效率低的难题,预计可实现增产30%、节水40%,用科技力量为农业生产增效。

校地合作谋发展。实践队与驻村干部深入研讨,积极响应“智能营销”需求,提出直播带货方案,并倡议建立“大手拉小手”机制,组织大学生为留守儿童科普支教,获得驻村干部认可和支持。
队员们表示,此次实践是一场希望的播撒。接下来,他们将持续深化“技术帮扶+红色教育+校地合作”模式,让科技的种子在田野扎根生长,坚守革命信仰,绽放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