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师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赣师故事 -> 正文

【赣师好人榜】第68期 刘诗波:润泽育人树情怀,研为人师掌明灯

来源:学校官网  作者:发表时间:2023-04-23

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类别:敬业奉献

刘诗波,男,江西吉安人,1981年5月生,中共党员,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参与和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著作《大学教师教育兴趣论纲》1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先后获得江西省“曙光杯”青年教师教学录像三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010、2022年两度荣获赣南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诲人不倦: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喜悦

刘诗波坚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不断改革教学。在教授本科生《教师职业道德》时,他打破理论讲授的局限,用学生自身学习生涯中的亲身事例展开讨论,使原本抽象的理论性知识变得生动起来,并将这些案例汇编成班级专属的“案例库”。使其更加深入理解教育情境,建构教育理论。

“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是刘诗波在给研究生授课过程中经常说的话。在研究生教学中,他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与讨论。研究生刘燕京在其所任教的《教育原理》课堂上收获颇丰,“刘老师从我们熟悉的知识点出发,引导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我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教师与学生是互相支撑着向上攀岩的“藤蔓”,唯有师生双方都有所收获时,教育独特的魅力才得以展现。刘诗波坚持着对自己、对学生来说都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是其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对生命体悟的丰富,更是其对育人情怀的诠释。

亦师亦友: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刘诗波是一位有“温度”的教师,连续主动承担三届本科生班主任工作。他经常会下到学生寝室,感受着每位学生的心灵发展。“刘老师是一盏照亮我一辈子的‘明灯’”,这是教育学2013届的一位学生发自内心的真诚话语。学生毕业后,他仍然会与许多学生保持联系。有一次得知有位学生确诊重病后,刘诗波主动了解情况,联系其医学博士好友为该学生问诊。“刘老师怕我泄气,专门买书寄给我,我真的是如此幸运,能遇上这么好的大学老师。也是刘老师给我的鼓励,让我在最低落的时候没有放弃自己。”

教室里,刘诗波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课堂外,刘诗波是“爱生、护生、暖生”之人。他以平等与关切的话语,融化学生内心的坚冰,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明灯”。

精益求精: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

刘诗波大学毕业后曾在家乡教过中学生物,硕士毕业之后又与一位学生在大学课堂中“相遇”。这种经历对其影响颇为深刻:“不能让学生失望,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他不“躺平”,连续奋战多年后考入辽宁师范大学攻读高等教育学博士,这种执着精神也影响着学生。在他的指导下,有多名同学攻读博士学位并成为高校教师。2018届教育学专业姜澄同学对于是否报考教育史专业有一定的犹豫和迷茫,他就用自己的经历和专业知识鼓励其坚定立志从事学术的想法,目前该同学正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

为何有的人如此热爱教育,如热爱学习、热爱美食一样。这个具身性的问题萦绕他的心头已经多年,现在他认为:热爱教育的人必定是热爱生活的。教育因师生的互动而有了温度,因师生的对话而有了色彩,因思维的碰撞而有了灵魂的启迪和升华。

刘诗波的谆谆教诲,帮助学生拨开人生中的迷雾,迎来豁然开朗的人生。师爱无止境,师德润人心,师者如光,微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