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类别:爱岗敬业
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标兵、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模范教师、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西省十大优秀思政课教师、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一等奖等十余次……这些荣誉每一项都弥足珍贵。然而,最让徐霞感到温暖与激动的,是每次开学初看到评教系统里学生们的一条条留言。“最后一次上徐老师的课了,好想给您打一千分,您真的满足了老师所有应有的样子”“在她身上,我看到的是一颗最美的教师心灵”……几百条学生评语,仿佛组成了学生们对徐霞的告白墙。原来,学生的真诚告白才是给她的最高荣誉。
——题记
学生的真诚告白,源于她对思政课的深刻体认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徐霞对此深有体会。她认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坚定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做到自己真懂真信,才能教导学生成长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同时,她还认为“思政课要讲思想而不能禁锢思想,要讲政治而不是灌输政治,要讲理论而不是只有理论。”她的思政课堂既有理论高度,又回归现实生活,充满了思想的魅力,充满时代气息,尤其注重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她在教学中善于用党的经典著作中的观点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从马克思主义所独有的思想和逻辑演绎中真正地信服马克思主义;她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史论结合、案例教学等方法,结合党史、革命史大量挖掘理论背后的历史事件、人物生平以及佐证理论的时政热点、时代先锋,带领学生去感受联想,去深思领悟,引导学生争当勇挑时代重任的新人;她还能在教学中把赣南红色文化融入课堂,用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滋润学生心田,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红色传人。
生动的教学语言、经典的案例故事,理论与现实不再隔离,学生在学、思、践、悟、行中一步步完成思想的升华,徐霞改变了大家对思政课刻板无趣的既有认识,受到了学生的追捧,也受到上级和同行的关注。2019年3月18日,徐霞作为江西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了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参会回来后,徐霞就成了总书记讲话精神坚定的践行者和积极的宣讲员,不仅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还先后到赣州市委宣传部、赣南医学院、赣南卫生健康职业技术学院、赣州技师学院等宣讲总书记讲话精神。此外,还受邀到江西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作教学示范,分享学习与工作心得。
学生的真诚告白,源于她对讲台的无限敬畏
“走上讲台,就代表一种责任。”这是徐霞长期以来一直用行动践行的诺言。
思政课给人的印象难免枯燥乏味,但徐霞的课很受欢迎,经常有老师学生慕名而去听她的课。这得益于她对讲台的敬畏,对课堂的执着。自2005年起,十余年来,她把每一堂课当作第一堂课来准备,坚持做到没有一堂课是重复的。她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少个夜晚备课到凌晨,即使在小孩还在襁褓之中的那段日子,徐霞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次都是在哄睡孩子后才能安心备课,因此奋战到凌晨就成了一种常态。“虽然很辛苦,但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心安,才能对得起老师这个称号。”朴实的话语背后,隐藏的是多少艰辛的付出。在疫情期间,为了上好线上思政课,徐霞深入抗疫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广泛收集各种典型事迹,用鲜活的第一手素材把中国的战疫实践讲深讲透,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还参加江西省高校“战疫思政课堂”教学竞赛获得一等奖。
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徐霞逐渐形成了自己亲切、流畅、富有思想性与时代感的教学风格,深受学喜爱,学生评教得分每次都居同类教师前列。常有学生说:“徐老师的课,听完这一节,就开始期待下一节了。”“徐老师从来不在课堂上说你们应该怎么怎么样,而是要我们多读、多思、多悟,自己去认识现实、感悟生命、思考人生。”
她的思政课在各类教学竞赛活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7年获“全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标兵”称号,是江西省唯一获此殊荣者。还获“江西省模范教师”、“江西省高校十大优秀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学竞赛一等奖等荣誉10余项(次)。自己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徐霞时刻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发挥的表率示范作用,积极参与上级以及学校新进教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心得经验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同时,她还是江西省大中小一体化建设专家组成员,积极到赣州各区县进行宣讲、授课、指导,在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改革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生的真诚告白,源于她对学生的真情实爱
徐霞认为思政课教师要秉持育人初心,除了课堂育人,班主任工作更是育人的重要渠道。对于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徐霞的体会是“既要有温度,更要有高度”。
所谓要“有温度”就是作为班主任,关爱学生是第一要务。回想起来,她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充当半夜送医的看护员、缓解学生矛盾的调解员、接受负面情绪的倾听员、解答学生疑惑的接线员。正是通过这一系列角色的不断变换,她始终紧紧贴近学生的心灵,及时回应学生的呼唤,保持着师生之间的情感持续升温。有句话说“欲使其信其道,必先使其亲其师”。徐霞正是通过自己的付出与奉献让学生主动亲近她、相信她、依靠她,为她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也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
徐霞还说:“班主任对学生不能仅仅是保姆式的关心与服务,更多地应该是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高瞻远瞩的引导者和指路人,这就是我所说的‘更要有高度’”。她认为,班主任要在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能高屋建瓴地帮学生领好航,掌好舵。在了解到班上大多数学生都要考研的想法后,学生进入大三学习阶段,徐霞就开始为学生考研做准备,制定并实施了“覆盖到每一个考研的学生,覆盖到每一个考研的环节”的备考方案,帮助学生确定报考院校及专业,及时检查和监督备考情况,给予学生面试方面的指导,收集调剂信息确保每一个上线的考生都能被录取……功夫不负有心人,徐霞的不懈付出有了回报,该班54名学生中有43人考上研究生,考研率达80%,创当时学校历史新高的好成绩。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攻读思政相关专业研究生,引导他们也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