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师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赣师故事 -> 正文

【赣师好人榜】第53期 卢兴华:新时代赣鄱先锋——群众身边好党员

来源:党委组织部  作者:发表时间:2021-11-05



单  位:科技学院

类  别:爱岗敬业


    卢兴华,女,汉族,1983年1月出生,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2007年起在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工作,现任职称讲师,2013年获得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该同志因其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党员职责,服务社会最得较好的社会反响,2017年先后获得赣师好人,大余好人称号,2018年10月25日接受赣州电台专访,2019年指导学生全国第九届“华文杯”学前教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竞赛荣获指导教师一等奖,2021年2月入选江西省教育厅“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首榜人选”,并得到江西省教育电视台、赣南日报等媒体专访报道。

    全心全意服务师生,牢记党员身份,在本职岗位上树立一面旗帜的形象

    卢兴华同志在科技学院工作14年,主要从事教务管理工作。作为教务办的管理人员,她的工作职责是保障学院的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她先后从事考试管理、科研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岗位。教学管理无小事,她总是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优化教学安排,组织管理教学信息员队伍随时掌握教学动态,及时处理学生反馈的各种教学相关的问题。

    有句话叫做,一个党员一面旗。在工作中,作为学院职能管理部门的一员,她将自己定位为服务者,心中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她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其实就是代表学院对待师生的态度,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得当言行给学院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她的工作时刻以服务师生,服务学院发展为出发点,她以服务师生为荣。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她总是热情相待,及时地为师生提供所需的服务。立足本职岗位,她积极思考,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修制定,基本状态数据库填报,专业综合评价等工作,主持两项市级课题一项省级课题同时参与多项省级课题研究,在省级期刊发表数篇论文。

    潜心育人,心中有学生,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党员教师形象

    除了教务管理工作,她还兼任《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师口语艺术与普通话学习》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和汉语言文学班级的班主任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对学生成长成材严格要求,狠抓学生的教师基本功训练,同时在教学中她讲究教学的方法和艺术,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师德师品教育。所带的汉语言文学142班,先后荣获过学院的“活力团支部”“五四红旗团支部”“十佳团日活动”等荣誉,学生参加江西省大学生写作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及学院各项竞赛中获得较多荣誉。毕业时,该班级38人中有7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他30余人均在中小学教学岗位或基层公务员岗位。现在所带的汉语言文学182班荣获赣南师范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全班有45人次先后获得省级以上的奖励,多人获得江西省写作大赛一等奖,卞晓霓同学的获得省教育工委组织的“抗疫”主题征文大赛一等奖,教师资格证和大学英语四级的笔试合格率均在80%以上,目前全班有60%的同学报名参加202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在她的心中:学生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做为班主任,她竭尽所能去帮助去培养学生,带他们阅读写作,练习书法,学习普通话锻炼各种教学技能。教他们:青年学生,不应只是象牙塔里的娇子,更应该是有勇气有担当怀抱理想的青年,她希望,当大家回首大学四年时,不留遗憾。

    如何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她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理论的指导和训练之外,还努力尝试创新,教育实习实训是对师范生技能的最好锻炼,如何能给师范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有机会面对真实的教育对象进行训练,她的做法是带领学生深入一线的基础教学现场,让师范生学习观察学生,先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

    为了让学前专业的学生更熟悉幼儿,她直接组织学院教职员工的幼儿,为学前专业提供教学对象,进行实训。一堂一堂课和学生从设计到说课上课评课每一个环节扎实训练。既锻炼了学生又服务了教职员工。

    将课堂将服务延伸到社区、乡村,尽自己一滴水的力量,助力留守儿童成长

    为给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实训锻炼,她将课堂延伸到社区、乡村,将教育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她利用假期带领大学生深入乡村社区进行留守儿童学情调研,从2014年起,她开始组织学院部分师范生,利用暑假时间,来到自己的家乡大余县卢屋村,进行留守儿童学情调查,同时借用村小学的校舍,带上电脑,投影,书本,为留守儿童开办公益阅读班。她带领师范生从设计课程,宣传招生,课程实施,调查报告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地,每年的公益阅读班为全村中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服务,提供阅读指导、心理辅导、体育音乐美术科学活动指导,村里的留守儿童从2014起就可以足不出村,享受到一个高质量的暑假生活。

    参加阅读班支教的师范生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无论是在专业技能上,还是在师德师风上,都得到有很大的提高。每一堂课她都要求师范生认真对待,不能因为对象是留守儿童,不能因为自己还是大学生就有所懈怠,课前组织集体备课,说课,课堂听课,课后评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得到训练。除了教学,这些师范生还学会了如何对教学活动管理,一所学校是如何运行的,公益班的学生数量比村小的全校学生数还多。在公益班上师范生们通过亲身经历切实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创新思路将教育实训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一方面全面煅炼了师范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师范生的师德水平,另一方面也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树立学院的良好形象。

    这项暑期公益活动一做就是七年,每年卢老师的公益阅读班成了村里留守儿童最期待的事情,当各级媒体采访那些留守儿童问他们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时,他们大声告诉记者:做一名像卢老师那样的老师。卢老师的公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大余县政府将卢老师的公益事迹在大余县梅岭三章纪念馆进行展示宣传,赣州市电台省教育电视台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采访报道。 

    从2021年4月起卢老师组织带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每周日上午十点在赣州市图书馆开展“虔图阅读会”面向儿童读者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现已完成了15期的阅读服务,由于疫情影响2021年8月起市图书馆暂停所有线下活动。在2021年9月起,卢老师与九曲河街道社区城市书屋合作面向社区儿童开展“童心阅读会”目前已连续提供12期的阅读服务。这些面向儿童开展的公益阅读服务,深受家长和小朋的欢迎,卢老师指导学生将红色故事融入活动中,讲好赣南苏区的红色故事,让红色精神的种子深入幼儿和学生的心中。

    除了让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卢老师自己还结合专业知识,与市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合作开展“二十四节气非遗之旅”文化讲座,向市民讲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卢老师的讲解深受市民的喜爱。

    每年的全国普通话推广宣传周,卢老师都主动参与,并积极贡献力量,多次为乡镇中小学,社区做普通话推广服务。


    作为九千万党员中的一员,卢老师的能力和水平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但是,哪怕仅仅是一滴水的能力,她也要去服务社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坚信当千万滴水,汇集起来,那将是一场润泽大地的春雨。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老师,卢兴华老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她将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铭记于心,践行于行,不辜负学生与学院的信任,不辜负党旗下的铮铮誓词。